充值办卡后商家“跑路”,消费者维权难,一直是预付式消费的痛点。当心仪的瑜伽馆突然关门,预交的“年费”眼看要打水漂,消费者权益如何保障?
近日,黄石港区人民法院以雷霆之势拘传被执行人,成功为4名瑜伽学员全额追回预付年费,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4年7月,湖北某运动馆在未预先告知消费者且未退还费用的情况下突然闭店,其经营者也随之失联。众多交纳了预付年费的消费者面临经济损失。其中四名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将湖北某运动馆诉至黄石港区人民法院。
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该运动馆经营者向四名消费者退还全部服务费。然而,案件进入执行后,被执行人不仅名下无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还刻意隐匿行踪,案件一度陷入“找人难、钱难寻”的僵局。
为破解执行困境,保障胜诉权益,执行法官黄笃闻、刘俊果断启动联动机制,及时将被执行人的相关信息移交公安机关。依托公安机关“临控”措施,迅速锁定了被执行人的精确位置与活动轨迹,为执行工作打开了突破口。
在周密部署下,执行法官依法对该名试图规避法律责任的被执行人实施了拘传。在法律的威严与有力的强制措施面前,被执行人放弃了侥幸心理,当场筹措资金,一次性履行了全部案款。目前,法院已将追回的款项全额发还至四位申请执行人手中。
该系列案件的成功执结,是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深化执行联动机制、破解预付式消费领域执行难题的生动体现。
针对此类消费风险,法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经营稳定的商家;务必签订权责分明的书面合同,并妥善保管付款凭证;同时密切关注商家经营动态,一旦发现异常,须及时依法维权。
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与公安等部门的协作,用好用足各项强制执行措施,严厉打击规避、抗拒执行等失信行为,确保公平正义在“最后一公里”加速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