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扩建升级后,相较以往宽敞明亮多了,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也做得越来越好了!”10月14日,黄石港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叶晓燕在参观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后这样说道。
当天上午,在叶晓燕的带领下,区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胡细强与部分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到区人民法院调研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先后参观诉讼服务中心警务安检区、诉讼引导区、业务办理区等,了解立案、查档、缴费、送达等服务窗口日常工作流程,并现场视察该院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调研八个调解组织驻法院工作站运行情况。
座谈会上,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谢峰就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情况作专题汇报。谢峰介绍,该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诉讼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完成了中心扩建改造工作,改善了当事人诉访环境,基本实现了诉讼服务事项归口迁移至诉讼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谢峰强调,该院主动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织密织细诉前调解网络,先后引入市区两级总工会、市物业纠纷调解委员会、黄本莲工作室、武汉商事仲裁调解中心等八个调解组织入驻法院集中办公,并加强与交警黄石港大队、区司法局等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通过“内引外联”的方式,基本形成“社会调解优先、法院诉讼断后”的递进式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听取汇报后,与会委员围绕如何进一步凝聚诉源治理合力,提升多元解纷质效展开深度交流和探讨,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叶晓燕对区人民法院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保障辖区经济社会和谐稳定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院工作有起色、有亮点、下实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态度与成绩均值得肯定。
针对持续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叶晓燕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构建“大调解”格局。要善于整合调解资源,扩充调解力量,最大限度利用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等多方力量的专业优势和行业资源,全面提升诉源治理工作内外合力;强化调解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员业务素养、专业水平,真正发挥调解员作用;加强与调解组织的沟通交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互通调解经验与工作技巧,彼此借鉴,共促提高。二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大力推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矛盾纠纷在线调解平台等智慧诉服功能的使用普及,让纠纷解决从“线下跑”向“网上办”、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腿”转变,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解纷的新诉求和新期待。要挖掘亮点,着力打造一站式建设和多元解纷的特色品牌,形成“港法经验”。三是要加强宣传引导。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广泛宣传一站式建设、多元解纷高效、便捷的优势,提高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让更多群众愿意用、懂得用多元解纷平台解决矛盾纠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四是要主动接受监督,牢固树立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爱护、监督就是帮助、监督就是指导的观念,主动加强与人大、政协、法制委员会等代表委员的联络工作,让各界代表更加深入了解、理解和支持法院工作,共同努力把一站式建设成果培育好、维护好,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