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申请执行人彭某某将一面印有“巧破烂尾办证困局 力促拍卖兑现权益”的锦旗,郑重地送到了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赵骁手中,对执行干警们在复杂案件中倾力协调、最终帮助其实现债权表达感谢。这是法院主动寻求府院联动、攻克执行壁垒、实现多方共赢的生动实践。

申请执行人彭某某与某公司之间存在债权纠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依法对被执行人某公司的财产展开全面调查,但该公司名下可供执行的财产寥寥。后经深入挖掘,发现该公司名下有一块土地,但其未向大冶市人民政府缴清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导致土地未能办理产权登记。按照常规执行程序,对此类权属不清晰的不动产,法院难以直接进行查封和处置。
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执行局主动寻求跨区域、跨部门协作。赵骁与执行团队与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沟通,就该土地的特殊情况达成了共识。同时向大冶市人民政府发函,阐明案情与执行需求,提议通过府院联动,先行对该土地进行查封,为后续处置创造条件。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这块无证土地依法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成功交易给案外人。
土地顺利拍卖,新的难题再次出现。该地块捆绑着原公司拖欠的土地出让金、税款、滞纳金和违约金,买受人公司难以办理土地产权证,一度希望退款。同时,大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此前已诉至大冶市人民法院,追索相关款项。如何分配这笔拍卖款,一度让两地法院、政府部门与案件当事人陷入僵局。
为彻底化解矛盾,黄石港区人民法院主动与大冶市人民法院对接,耐心梳理各方诉求。一方面,由大冶市人民法院从拍卖款中划扣了被执行人拖欠的土地出让金。另一方面,赵骁与申请执行人彭某某耐心沟通,详细解释法律规定与案件的复杂性。最终,彭某某同意拍卖款先行解决土地遗留的欠款问题,以促成买受人顺利办证,盘活整个案件。
最终,这起错综复杂的执行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土地买受人顺利取得了土地产权证,其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大冶市人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行政诉求得以实现,国有资产权益得到有效维护;本案申请执行人彭某某成功拿到了五百余万元的执行款。
本案的成功执结,是人民法院通过“府院联动”机制,破解执行难题、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人民群众的认可与信赖将激励着法院干警在“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