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创新举措,推进送达工作精准高效

发布时间:2020-09-08 10:32 来源:综合办公室 阅读:394

9月2日晚7时许,天色渐暗,看到周围居民区的灯火逐渐亮起来了,黄石港区人民法院送达组组长黎莉抱起桌上的一摞文件袋走出门,朝着隔壁的三间办公室喊了一声:“走,我们出发啦!”这是疫情复工以来,送达组成员们开展的第13次夜间集中送达行动。

近年来,随着该院受理案件数量的高位攀升,“送达难”成为掣肘民事诉讼工作的一大瓶颈,极大降低了民事案件快速审理的效率。特别是现在社会人员流动性大,一些上班族早出晚归,在工作时间很难找到人,无形中更是给送达工作增加了一道屏障。为有效攻克“送达难”,2017年以来,该院党组聚焦解决诉讼材料送达慢、送达不精准等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新的送达机制,多举措促进送达工作精准高效。

一是建立专职送达队伍该院选任1名经验丰富的副庭长作为送达组组长,负责管理该组日常工作。配备了4名送达人员、4名司机、4辆执法用车专职做好送达工作。同时,对送达工作实行集约化管理,每天早上8:40准时开例会,将案件集中,统一设计送达路线,力求做到一条路线实现多案件一次性直接送达;每天下班前再次召开例行会议,集中核对送达工作台帐、统计送达情况、分析存案工作量,完善送达措施,统筹安排次日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和部署,该院文书送达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二是开辟邮递送达专线在窗口送达、电话送达、直接送达、公告送达等传统送达方式以外,该院通过与邮政部门沟通合作,引入了邮政驻法院工作点,专门负责处理法院诉讼材料的收寄工作,让长期在外工作或地处边远、出行不便的当事人只要提供准确的通信地址和联系方式,即可在家门口收到法律文书,既减轻了群众诉累,又缓解了法院送达压力。同时,为改善邮递服务质量,降低送达丢件风险,该院一方面要求当事人在起诉阶提供案件相关人员准确的送达地址、收件人、电话号码等资料,督促原告随时关注受送达人去向,以便准确掌握受送达人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求邮政工作人员在投递时必须返回送达回执,从而确保送达的及时性、准确性和记录的完整性。

三是类案集中错时送达。针对越来越多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考虑到此类案件当事人一方为同一公司,涉及业主较多,当事人在家时间不统一等因素,只通过通讯工具或邮寄送达诉讼材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最终当事人不一定配合诉讼工作。为有效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确保案件质量以及审判程序的顺利进行,该院送达组结合工作实际,灵活调整送达时间,打破8小时工作制,主动开展夜间、节假日等集中送达行动,面对面将诉讼材料送到当事人手中,并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释法明理,既提高了送达效率,又获得了当事人的认可。

    四是创新“微信+”送达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在电话、短信、彩信等电子送达方式的基础上,创新运用“微信+”电子送达模式。各业务庭建立独立微信号,安排专人操作微信,向当事人发送诉讼材料或案件信息,实现微信精准送达和证据交换,有效解决了当事人与承办法官即时、跨地沟通不便的问题,让司法服务更接地气。特别是在今年疫情期间,该院通过微信远程送达诉讼材料,不仅避免当事人往返奔波的麻烦,更有效消除疫情传播隐患,实现了诉讼服务和疫情防控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