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昌与小徐是黄石港区某小区内住宅楼同层相邻住户。
一天,小徐在他家大门口上方安装监控摄像头。而后,小昌也在自家大门上安装了自带摄像头的智能门锁。
自家门口安装的摄像头,碍着邻居什么事?
23日,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就披露了这样一起因邻居双方都在家门口安装监控设备引发的纠纷情况。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上门勘查摄像头安装位置并开展调解工作,双方最终同意拆除监控并达成调解协议,一场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小小摄像头引发邻里纠纷 邻居闹上法庭讨说法
随着科技进步和民众安全意识提高,价格亲民、功能强大的家用监控设备备受市民青睐。
如果隔壁的邻居在家门口安装了摄像头,是否会侵犯对方的隐私?
小徐认为自己是为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才安装的摄像头,碍着邻居什么事?安装摄像头是为了家中安全,自身的权益应该得到维护。
小昌也认为自家安装的智能门锁不同于监控设备,安装本意在于住宅安全防护和使用便利。
反之,小昌与小徐双方均认为安装的智能监控设施严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及家人的正常生活,并给家中造成了安全隐患。
双方争论无果,小昌将小徐诉至法院,小徐也向法院对小昌提起反诉。至此,为了两对摄像头,俩邻居闹上法庭讨说法。
法官现场勘查发现,小徐和小昌家双方住宅大门直角相邻,小徐安装的摄像头的拍摄范围包括到了小昌家门口区域。
小昌安装的智能门锁,门锁上有显示屏,有抓拍图像功能。小徐及家人无论是从楼梯、电梯回家均会经过小昌家门口,都会被自动抓拍记录。
现场勘查得知,两家安装的智能门锁和监控设备,使用的摄像头都构成了侵害隐私权事实。
小小摄像头背后的法律问题却不少 法官上门调解两家和好如初
两个摄像头虽小,但背后隐藏的法律问题却不少。同样,纠纷虽小,邻里间引发的矛盾却很大。了解情况后,承办法官和书记员便与双方当事人约好时间,一同前往现场了解情况,核实监控设备的安装位置、拍摄范围、对隐私的影响程度。
“邻里之间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做到换位思考、互谅互让,我们在行使自身合法权利的同时也要避免对他人正当的权利造成妨碍。”现场,承办法官向小昌和小徐耐心介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隐私权有着法律意义上的保护范围,以及安装监控摄像头时也有着应当注意的义务和限制。
“拆除部分摄像头、不在公共走廊区域安装具有录音录像存储功能的装置,如果需要更换门锁需配合对方查验。”经过调解协商,小昌与小徐达成调解意见,并在法官的主持下签订了调解协议。
最终,小昌与小徐握手言和,一场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保护隐私权与安装摄像头之间该如何平衡? 法官建议:合理安装使用摄像头避免发生纠纷
信息网络时代,数据收集、人脸识别、视频监控等能够搜集、记载、使用个人信息的工具愈发普遍,公民对隐私权的保护需求愈加强烈。
目前,我国法律并未禁止公民个人在其居住环境周围安装摄像头,公民出于自身安全考虑在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的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当避免对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法官提醒,在安装监控摄像头时,应当注意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和角度,避免拍摄到他人的私人生活区域。同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规定,确保监控设备的合法合规使用。
在使用相关监控设备时,应当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得无故窥探、泄露或公开他人的私人信息。如果发现监控设备可能侵犯到他人隐私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如果因监控设备的安装问题引发纠纷无法解决时,可以寻求法律帮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此过程中,应当保持冷静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导致矛盾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