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欢迎您!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站点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执行动态

司法为民践初心 枫桥经验谱新篇
——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批量化解物业纠纷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5-04-29 16:23 来源:挹江人民法庭 阅读:156

对服务不好的物业,业主凭什么要缴物业费?”这是不少小区业主的抱怨。

“对拒缴物业费的业主,物业要怎么搞好服务?”这是许多物业公司负责人的担忧。

数据显示,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高频病灶”。近三年,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此类案件占民事案件总数23.67%,长期居于民事案件首位。

黄石港区人民法院挹江人民法庭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创新“一线工作法”,通过法官团队“脚底板下出真相”的实地走访,深度还原涉案小区服务现状,成功化解多起物业纠纷,避免群体性信访风险,为破解物业纠纷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纷样本”。


面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涉案小区不断增加的局面,挹江人民法庭法官团队敏锐意识到纠纷的深层矛盾: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本质是基层治理体系不健全的投射。为避免“坐堂问案”导致“事实失真”,挹江人民法庭法官团队创新“三访四调”工作机制,以“沉浸式调研”直击纠纷内在本质。

访业主:倾听群众诉求

近两个月,挹江人民法庭法官团队陆续走访辖区内十余个居民小区,针对业主在庭审中提交的投诉记录、服务瑕疵照片视频等进行核实,记录下垃圾清运不及时、地下车库积水无人清理、小区绿化带遭破坏、电梯故障频发、监控系统瘫痪、消防通道长期堵塞、门禁形同虚设、外来人员随意进出等多种问题。

访物业:还原服务困境

法官调取某物业公司档案,发现其曾多次向社区、住建部门提交服务改进方案,但因业主委员会缺位、公共维修基金不足等问题陷入僵局。物业工作人员坦言:“我们并非不作为,但经费缺口太大,只能优先保障基础服务。”

访社区:梳理治理短板

社区工作人员透露,某小区系老旧小区,业主也多为老年人,长期处于“无主管理”状态,更无缴纳物业费的习惯,该小区引进物业公司后,业主的不理解导致双方矛盾激化,社区曾组织多次调解均因双方对立情绪严重而失败。


基于调研结果,挹江人民法庭法官团队创新推出“算好四本账”调解法:

算法律账:以类案判决明确诉讼风险,告知业主举证责任与败诉成本;

算经济账:核算欠费总额、滞纳金及律师费,指出“继续诉讼将导致损失扩大”;

算信誉账:公示双方在社区的口碑影响,提醒业主“拒缴物业费可能影响征信”;

算长远账:分析强制执行可能引发的群体信访、物业撤场等连锁反应。


最终,纠纷双方达成调解,物业公司针对服务不到位的部分适当减免物业费,业主现场结清欠费,物业公司撤回起诉。今年1月至4月,挹江人民法庭法官团队审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373件,调解撤诉率达74.53%。

从“对簿公堂”到“握手言和”,从“案结事了”到“事心双解”,挹江人民法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民忧,在物业纠纷这道基层治理难题上,交出了司法为民的暖心答卷。这背后,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司法领域的创新传承。当万家灯火次第亮起,那抹穿梭在楼宇间的“法院灰”,正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最温暖的底色。